巴別塔》小忽


我忽然想到小忽,那個青海西寧的男孩。在孩童時代帶著成為運動選手的夢來到這裡,最後卻成為徒步塔里木盆地的戶外嚮導。
 
「不那麼傑出的,像我,就找些身體用得上的工作。」小忽和我站在旅館門外,他並不覺得冷,卻可能出於習慣把衣領翻高。「你姓忽,是忽左忽右的忽嗎?」我問,他聽著就笑開了。「是啊,忽前忽後忽大忽小的忽。」「那跟忽必烈有關係嗎?」「沒,我是漢人。」

 傍晚時分小忽帶我們一行人去吃魚,所謂的吃魚,我第一次看到這種陣仗。炒魚師傅扛來比我雙手合抱還大的炒鍋,點單時並不記下你吃幾條魚,而是幾斤。小忽說冬天來了一定要這樣吃,先炒個五斤魚,然後吃著吃著開始加湯加料燉煮,一餐飯我只覺得眼前鍋子永遠盛滿,而氣氛從品嘗吃到熱鬧,爐上白煙蒸騰著,室外天氣彷彿就更顯得寒冷,不久便有人喊說這種滋味當然要配白酒。
 
「青海人不這樣喝酒,我是到這裡才知道的。」小忽說「他們吃飯時當然也配著酒喝,但只是調味,真正開始喝往往是飽足之後,必須把桌子全收乾淨、碗筷都撤,才一一拿出酒瓶酒杯。」「非常專業哪。」我開玩笑道。「是專業,我喝不過他們,喝了十年還是喝不過。」小忽看來相當年輕,但我也猜不出歲數。
 
「塔里木盆地好玩嗎?」「自己去的話好玩,帶人去就是工作了。」「會不喜歡這個工作嗎?」「不會,我算是幸運的,跟著前輩們走,學久總能夠出頭。」我想起不過幾個小時前火車抵達西寧站時,月台上萬頭鑽動,我像是從退潮的浪裡前仆後繼、好不容易踢到出口邊,卻看見整個街道也塞滿著動彈不得的車、貨與人。那時候的我對於旅行還很生疏,這種場面只嚇得差點癟嘴就要掉眼淚。但手機響了,小忽的聲音穿來,我看到這個個子不高的男孩穿著色彩鮮艷的衝鋒衣站在不遠處用力揮手。
 
「今天是回族大節慶,車子塞在七公里遠過不來,我拚了命的跑,才趕上你們火車到站。」
 
回台灣的飛機在天濛濛亮的九點起飛,西寧然後深圳、澳門......,我在這裡待上不到24小時。「改天再來玩吧,西寧挺好的,下次來我帶你到處逛逛,再去吃魚?」小忽說。
 
我點點頭,
 
當然,那時候,我24歲,還不知道,此生將來每一次的點頭,每一次的許諾,都與身邊的人,終成陌路。

1 則留言:

  1. 是的。旅行久了,一切都看的淡了。不再在意別人的名字,一旦轉身這輩子再也不見了...只珍惜當下共享的時光,不再留下臉書.手機. 或是任何可以連絡的方法。聽別人的故事. 然後拽著故事成為了自己的一部份

    回覆刪除